首页

加入收藏

您现在的位置 : 首页 > 休闲娱乐

关锋出狱后,享局级待遇,给他在德州老家盖了两层小楼,他没去

时间:03-28 来源:休闲娱乐 访问次数:179

关锋出狱后,享局级待遇,给他在德州老家盖了两层小楼,他没去

引言关锋,六十年代活跃在中国政坛上的显赫人物,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,关于他仕途上的功与过,这篇文章我就不过多叙述了,这篇文章着重为你讲述他出狱后的生活。阎长贵,是关锋的关门弟子,和关锋的渊源颇深,这篇文章的主要参考资料,就来源于阎长贵先生对其师的回忆。正文“周玉峰”是他的本名,而“关锋”是其于1939年,在山东开展地下工作的时候所取的化名,后来他写文章的时候也沿用此名,却没想到,“关锋”逐渐成了他的符号,而其真实姓名,也逐渐被人所遗忘。1968年1月,关锋被送去了秦城监狱,由此,开启了他14年多的牢狱生活。不过,关锋当年被免于刑事起诉,因此没有对他进行提审、也没有起诉,也就没有被判刑了。1982年,62岁的关锋出狱后,他本来是想离开北京,回到山东庆云县的。这庆云县属于德州市管辖,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县城,没有大城市的喧嚣,有的只是小县城的恬静。当时,山东德州那边知晓他有意回老家,就给他在老家盖了一栋二层小楼。不过,最后还是因为身体原因,不能长途远行,最后也没有回到老家,住在了北京。关锋在北京和家人住在一起,所住的地方是《红旗》杂志社的家属大院这地方位于北京沙滩北街,是一处僻静的地方。刚开始的时候,组织上每个月给他150元的生活补助,到1988年的时候,这笔费用涨到了500元。从1982年到1988年这六年的时间内,组织上告诉关锋,不要和外人接触,可以到处逛逛,自由不受限。阎长贵当时也和关锋同住在一个大院里,两家相距不远,几分钟的路程,但是没有往来。一直到了1989年,允许关锋可以和外人往来,阎长贵这才经常去看望自己的恩师,也了解了恩师出狱后的近况。阎长贵虽然是正经的科班出身,毕业于中国人大的哲学系,而他的老师关锋虽然不是科班出身,但是在哲学领域的研究和感悟,比阎长贵深入了许多。因此,当年阎长贵刚进去红旗杂志社哲学组的时候,惜才的关锋很看好这个年轻后生,用阎长贵的话来说,是恩师把他带入了哲学理论研究的大门,让他褪去了学生的青涩,成长为一个研究哲学的人。1988年,《红旗》杂志停刊后,《求是》创刊,红旗原来的家属大院也更名为求是家属大院,关锋的待遇和生活,也就由求是杂志社负责。不过,关锋并不享受离休待遇,求是杂志社是按照局级的标准给他发放待遇,具体的待遇包括住房、工资、医疗等等。除了工资之外,关锋每个月还有稿费这笔额外收入,在九十年代初的时候,关锋每个月的收入,工资加上稿费算下来,至少能有3000,最多的时候有4000。别说是九十年代初了,即使是现在,每个月能拿4000元,就已经超越大多数人了。谈到关锋当年为何入狱,或许很多读者都很好奇,那么,我们来看看他本人是如何说的。关于入狱这个话题,阎长贵也曾问过恩师,关锋告诉他,自己当年之所以被抓,大概是因为陈伯达要整他。至于为何这个陈总编辑会和自己过不去,关锋认为是因为自己很多时候,和陈伯达的观点不一致,而且,当时自己也比较自负,和戚本禹等人一样,不太怎么看得起陈伯达。关锋出狱后的晚年生活,是真正过起了读书人的生活,每天的生活就是在读书撰稿之中度过。用他的话来说,自己就是一个书虫,不关心外界的事物,埋头研究中国的哲学史和思想史。要说他有什么娱乐爱好,也就是看电视,或者就是晚饭后去附近的公园打打太极什么的。他晚年的穿着,还是当年的那一套,头上戴着一顶老式的干部帽,喜欢穿中山装,有着很深的时代印记。

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,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,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。

标签 : 休闲娱乐